 |
姓名:
李静 |
性 别:
女 |
院 系:
基础医学院 |
行政职务:
|
专业技术职称:
副教授 |
导师类别:
硕士生导师
|
从事专业1:
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|
从事专业2:
|
从事专业3:
|
最后学历:
|
最后学位:
博士 |
任硕导年月:
201007 |
任博导年月:
|
是否院士:
否 |
是否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:
否 |
毕业院校:
重庆医科大学 |
毕业专业:
078006 药理学 |
毕业时间:
|
办公电话:
|
E-mail:
lijingyangyang@126.com |
是否停招:
否 |
◇ 个人简历: |
李静,女,医学博士,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。1996年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医学系毕业,以优异成绩留校,任教于基础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, 先后担任助教及讲师,主要从事组织胚胎学教学工作。2001年获组织与胚胎学硕士学位; 2004年起攻读重庆医科大学博士学位,于2006年6月前往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接受博士/博士后联合培养,2008年获授重庆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。
在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波士顿儿童医院学习期间,在麻醉学系Juan Ibla 教授的指导下进行博士课题---- “缺氧预处理的抗炎机制”的系列研究。在研究中,我们发现缺氧预处理可以提高细胞内cAMP的水平,并通过cAMP-PKA-CREB-p38MAPK通路,抑制NF-κB介导的炎症反应;同时我们还发现IκBα的SUMO化修饰在缺氧预处理对细胞内NF-κB炎症通路的抑制过程中起重要作用,而IκBα的SUMO化修饰是受到腺苷相关通路调节的。相关论文已发表在国际著名刊物《生物化学杂志》(Journal of Biologic Chemistry)上。同时还参与了Sulpicio G. Soriano教授有关氯胺酮对未成熟神经系统毒性的系列研究,该组项目由美国FDA及NIH等资助。研究发现氯胺酮可以导致发育中的动物大脑发生退行性变,且这一变化可能与Cyclin D1介导的细胞周期异常启动有关。这一研究成果引起了美国FDA等部门重视,相关论文已在权威的美国《麻醉学》杂志(Anesthesiology)上发表。
|
◇ 本人从事的主要研究方向: |
|
|
◇ :出版专著教材情况(注:在书名后注明教材或专著) |
|
|
◇ : 成果获奖情况 |
|
◇ :主持重大科研项目情况 |
项目名称 | 任务来源 | 完成形式 | 完成日期 | 鉴定验收单位 | 主要结论 | 排名 |
|
◇ :目前承担的主要项目 |
项目名称及下达编号 | 项目类别 | 项目来源 | 起讫时间 | 科研经费(万元) | 本人承担任务 |
|